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简单的多元醇法,以葡萄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K30(PVP)作为辅助剂,合成铅的硫属化合物PbE(E=S,Se,Te)纳米片.首先制备出形貌均一的Pb纳米花,然后添加S(Se,Te)源反应物再形成PbE的堆积纳米片.发现合成的二维PbE堆积纳米片具有较大表面积,厚度约为40 nm,且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并对PbE堆积纳米片可能的形成机制做了定性的阐述.
推荐文章
半导体CdE(E=S, Se, Te)纳米晶的胶体化学法合成进展
半导体
CdE(E=S, Se, Te)
纳米晶
胶体化学法
水热法合成片状高岭石
水热法
高岭石
合成
硫酸铝
硅酸钠
合成
硫属铅化合物PbE(E=Te,Se)微晶的元素溶剂热反应合成与表征
PbE(E=Te,Se)微晶
螯合剂
元素单质
溶剂热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元醇法合成片状PbE(E=S,Se,Te)纳米材料
来源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铅的硫属化合物 纳米片 多元醇 二维材料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数理科学与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1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18/j.cnki.xdzk.2017.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泽平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73 269 9.0 14.0
2 陈斌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9 49 5.0 7.0
3 冯鹏元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 4 1.0 2.0
4 李尔沙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 1 1.0 1.0
5 刘欣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铅的硫属化合物
纳米片
多元醇
二维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3-9868
50-1189/N
大1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01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