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第8条第3款将瑕疵界定为与缺陷相对立的概念,不仅不必要,而且带来体系不协调与法律漏洞,应被删除。我国现行法上的瑕疵大多从客观标准出发界定,法律效果是瑕疵告知义务。从主观主义出发界定的瑕疵实际由物的不适约来代替,属于不完全履行的一种类型。在民法典合同编中,物的瑕疵与物的不适约的概念分立有助于识别先合同义务与合同义务。退货定性的分歧,源于该制度构造重实用性、轻逻辑性。在解释论上,退货通常应解释为合同解除权与价款返还请求权的一并行使。在民法典中,退货制度应被完善的合同解除及合同清算制度吸收。
推荐文章
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医患关系分析
医患关系
消费关系
医患纠纷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谈种子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
知情权
真实情
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医患关系分析
医患关系
消费关系
医患纠纷
浅谈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知假买假
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物的瑕疵与退货的定性及出路——基于与合同法相衔接的视角
来源期刊 财经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物的瑕疵 物的不适约 退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合同编
年,卷(期) cjfx_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4
页数 17页 分类号 DF52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腾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9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的瑕疵
物的不适约
退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合同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财经法学
双月刊
2095-9206
10-1281/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法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