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以及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中微子质量研究的贡献.二位科学家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现象,从而证明中微子也有质量.时隔13年"中微子"第4次登上了世界最高物理学奖的领奖台,诺贝尔奖在奖励"中微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的同时也"记录"了它的发展历程.本文围绕该领域所获得的4块诺贝尔奖,给人们介绍了中微子的基本特征并展现了中微子艰难的探索历程.
推荐文章
量子世界不再“与世隔绝”——解读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世界
美国科学家
解读
隔绝
量子
诺贝尔文学奖
科罗拉多大学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
诺贝尔奖
物理
巨磁电阻效应
信息技术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重力测量——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重力测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状况的分析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
一百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诺贝尔物理学奖 观“中微子”的前世今生
来源期刊 中学物理:高中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微子 物理学史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O4-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玲玉 2 0 0.0 0.0
2 许小涛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微子
物理学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物理
半月刊
1008-4134
23-1189/O4
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14-179 14-10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3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