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攀西地区钛精矿成分复杂,性质特殊.为了探明碳热还原钛精矿的机理,得出不同配碳量、温度、碱度对钛精矿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以及钛精矿碳热还原最优条件,采用HSC Chemistry 6.0软件对钛精矿配碳还原过程中铁、钛和钒的起始还原温度、金属含量、金属化率等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还原率逐渐增加;配碳量对还原反应的影响较大,当配碳量增加时,还原反应开始温度逐渐降低;碱度的增加对金属铁的回收率影响不大,对金属钒和钛的影响较大;当温度为1600℃、碱度为1、配碳量为14%时,对金属铁、钛、钒的回收效果最好,铁回收率可以达到99%以上,钛回收率为0.0147%,钒的回收率为25.5%.
推荐文章
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高温快速直接还原历程
直接还原历程
钒钛铁精矿
球团
矿石
铝粉对钒钛磁铁精矿碳热还原及熔分过程的影响
钒钛磁铁精矿
含碳球团
碳热还原
铝热强化
内配碳对双层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
还原膨胀率
双层球团
内配碳
球团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钛精矿配碳还原的过程优化
来源期刊 矿产保护与利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碱度 温度 钛精矿 还原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高效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0,86
页数 9页 分类号 TF823
字数 5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79/j.cnki.issn1001-0076.2017.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松利 攀枝花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9 81 4.0 8.0
2 张士举 攀枝花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4 16 2.0 3.0
3 谢金洋 攀枝花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碱度
温度
钛精矿
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保护与利用
双月刊
1001-0076
41-1122/TD
大16开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7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