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内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性状变化情况,为该地区选择合理的复垦植被类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的复垦植被类型:豆科作物(苜蓿)和灌木(山杏、油松和沙棘)及油松和沙棘混交林复垦下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变化情况,揭示不同植被类型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状况。[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均可提高土壤表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复垦年限相同时,灌木的保水效果整体上要好于豆科,灌木混交时要好于单植。不同植被类型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磷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而速效磷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均对排土场土壤修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灌木的修复效果较豆科(苜蓿)要好,而灌木混交条件下表现最好。[结论]:利用灌木混交作为复垦植被更有利于矿区排土场土壤的质量的提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植被类型复垦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可持续发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岱沟露天煤矿 植被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修复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0-247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岱沟露天煤矿
植被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
季刊
2160-7540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4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