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推荐文章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
农业经济
管理
信息化
策略
2001~2012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农业信息化
发展水平
评价
层次分析
建议
山东省
浅议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实现
农业信息化
技术
农情数据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评价 优化配置 主成分分析法 超效率分析法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9-153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7.08.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春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6 445 9.0 20.0
2 蔡轶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 35 3.0 5.0
3 贾铖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 16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17)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信息化
评价
优化配置
主成分分析法
超效率分析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