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引言近代中国社会本位法学思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法学话语体系。它在当时的繁荣,既不乏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赓续,[1]更主要的是作为西方法律思想发展中的一环而生。整个晚清民国时期,尤其是20世纪的前10年和30年代,中国知识界以一种极其谦卑的态度,如饥似渴地汲取欧美各国和日本的法学成果,以发展本国法学这一'西洋独有,我国所无'的事物。
推荐文章
近代中国社会医德问题简析
医德
近代中国
医学
资本主义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冲击的积极作用之定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间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冲击作用
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阻滞与转机
近代中国
现代化
阻滞
转机
毛泽东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研究及其启示
毛泽东思想
近代
中国历史
研究
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代中国社会本位法学的“外来资源”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社会本位 社会法学派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D920.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军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本位
社会法学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
半年刊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