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广泛分布于藏南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两侧,形成于多种沉积—构造背景,为藏南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为确定硅质岩的时代,需要建立藏南白垩纪放射虫分带系统.作为第一步,本文重新研究了江孜地区宗卓组含白垩纪早期放射虫(吴浩若和李红生,1982)的滑塌岩块标本(80-R1),描述了放射虫化石29种,包括6个新种.有13种见于阿曼同期的放射虫动物群(Dumitrica et al.,1997),其中Loopus yangi和Stichoca psa labyrinthica限于白垩纪初贝里阿斯期.藏南和阿曼的动物群中都富含Godia Wu和Becus Wu两属,前者始现于贝里阿斯期(O'Dogherty et al.,2009).此外,Obesaca psula pol yedra是加利福尼亚贝里阿斯期放射虫动物群的重要分子.宗卓组化石组合与藏南下鲁硅岩的Pseudodictyomitra carpatica带(KR1)(Matsuoka etal.,2002)比较,仅有很少共同分子.下鲁硅岩中该带的时代被归于提塘期—瓦兰今期.然而,其所含Eucyrtidiellum pyramis以及与含Loopus primitivus的西太平洋P.carpatica带底部化石群的密切关系,指示其时代可能限于晚侏罗世提塘期.
推荐文章
南海南部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及其环境探讨
放射虫
晚中新世
东亚古夏季风
南海南部
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化石
马鬃山地区
俞井子盆地
公婆泉盆地
早白垩世
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
西藏南部古近纪放射虫研究进展
放射虫
古近纪
西藏南部
新疆南天山库尔干一带泥盆纪-早石炭世放射虫组合的发现
新疆南天山
库尔干
硅质岩
放射虫组合
形成时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南部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放射虫化石组合
来源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放射虫 白垩纪 贝里阿斯期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宗卓组 滑塌岩块 西藏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359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放射虫
白垩纪
贝里阿斯期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宗卓组
滑塌岩块
西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季刊
1000-0674
32-1189/Q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