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红绿/蓝双发光层,制作了结构为ITO/MoO3 (10 nm)/NPB(40 nm)/TCTA(10 nm)/CBP:R-4B(2%):GIR1 (14%,X nm)/mCP:Firpic(8%,y nm/BCP(10 nm)/Alq3 (40 nm)/LiF(1nm)/Al(100 nm)的白色全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通过调节红绿发光层的厚度X与蓝光发光层的厚度y,研究了不同发光层厚度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X为23 nm、y为7nm时,器件的光效和色坐标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电压分别为5、10和15V时,色坐标分别为(o.33,0.37)、(0.33,0.37)和(0.34,0.38);在电压为5V时,电流密度为0.674mA,亮度为158.7 cd,最大电流效率为26.87 cd/A;利用电子阻挡材料TCTA和空穴阻挡材料BCP能够显著提高载流子的复合效率.分析认为:发光层顺序为红绿/蓝时,更有利于蓝光的出射,从而使白光的色坐标更稳定.
推荐文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稳定性
电流-电压混合源
发光层厚度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多发光层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最新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
结构
发光原理
全色
柔性显示
稀土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热阻模型
温度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光电子·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磷光 效率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光电子器件和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9-5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36/j.joel.2017.06.02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卫江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磷光
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电子·激光
月刊
1005-0086
12-1182/O4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63号
6-12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8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34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