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保护大鳞片石墨,针对两种不同嵌布粒度的鳞片石墨矿石(1#试样较细、2#试样较粗),分别采用钢球和钢棒作为再磨介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试样和2#试样经四次再磨五次精选球磨开路流程,可分别获得固定碳含量为94.50%、96.49%的石墨精矿,1#试样和2#试样经四次再磨五次精选棒磨开路流程,分别获得固定碳含量为94.50%、96.01%的石墨精矿.1#试样球磨和棒磨开路流程精矿中+0.15mm粒级产率均不足3%,棒磨略高于球磨,但棒磨磨矿效率远低于球磨,比较可知球磨工艺优于棒磨工艺;2#试样球磨和棒磨开路流程精矿中+0.15mm粒级石墨含量分别为9.56%、11.38%,棒磨对石墨鳞片的破坏相对较小.
推荐文章
鳞片石墨再磨工艺改进研究
鳞片石墨
再磨
浮选工艺
天然鳞片石墨制备可膨胀石墨的工艺研究
天然鳞片石墨
可膨胀石墨
膨胀容积
插层剂
氧化剂
鳞片石墨湿法超细磨工艺参数研究
鳞片石墨
搅拌磨
湿式超细磨
正交实验
工艺参数
再探湿法球磨工艺的节能途径
陶瓷机械
湿法球磨工艺
生产管理
节能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嵌布粒度鳞片石墨的再磨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矿产保护与利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鳞片石墨 嵌布特征 棒磨 球磨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高效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D921+.4|TD975+.2
字数 4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79/j.cnki.issn1001-0076.201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涛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8 142 7.0 10.0
2 高惠民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07 619 13.0 19.0
6 任子杰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0 181 7.0 12.0
10 冯晓菲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鳞片石墨
嵌布特征
棒磨
球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保护与利用
双月刊
1001-0076
41-1122/TD
大16开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7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