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客观归责理论可以表述为二结构的基本公式:(a)行为人创设了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危险;(b)该危险转化为符合构成要件的并且在规范保护目的之内的结果。客观归责是划分答责领域的关键,“救援者案件”结合了客观归责中自我答责的自陷危险和第三人介入这两种情形。如果有救援义务的第三人介入,那么救援者自我答责的自陷危险原则上并不中断第一引发者和结果之间的归责关系,但是存在例外;对于自愿救援者介入的情形,也应当补充修正性地适用第三人介入时客观归责的一般标准。
推荐文章
控制论视域下的粉丝侵权行为归责问题初探
粉丝侵权行为
归责
控制论
新媒体新闻侵权的归责问题探析
新媒体
新闻侵权
归责
试论外国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理论
客观归责理论
客观目的性
危险程度
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性质和归责原则
医疗事故
责任,法律
补偿和赔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客观归责问题的所谓“救援者案件”
来源期刊 中德法学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客观归责 救援者案件 自陷危险 自我答责 第三人介入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238
页数 21页 分类号 D95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观归责
救援者案件
自陷危险
自我答责
第三人介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德法学论坛
年刊
大32开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