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将以郭沫若为主,兼谈整个创造社的转向问题.本文认为,不能因为郭沫若看似抛弃了浪漫主义而将它简单地视为革命文学的对立面,实际上,革命文学与浪漫主义之间存在着深层的精神结构的关联.正是这些郭沫若自己也未必能够体察到的隐秘精神结构联系,使得一场思想剧变在当时转向中的浪漫主义者看来是一种近乎平滑的过渡.通过这种关联,浪漫主义在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而在这种平滑下所隐含的矛盾和裂缝最终导致了后来革命文学的一些问题.
推荐文章
浪漫主义文学对当代钢琴作品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
钢琴作品
影响
沫若情结与新文学浪漫主义的流变
沫若情结
文化心理
功利浪漫主义
艺术文化学
符号学
郁达夫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郁达夫
小说
浪漫主义
自叙传
抒情
颓废
感伤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认知革命
浪漫主义
自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郭沫若思想“转向”的再解读——从浪漫主义与革命文学的内在精神结构联系谈起
来源期刊 跨文化对话 学科
关键词 郭沫若 浪漫主义 革命文学 精神结构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新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7-523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13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郭沫若
浪漫主义
革命文学
精神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跨文化对话
半年刊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