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联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注射速度及剂量技术在全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一站式CT成像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心率≤75次/min且心律齐的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或主动脉术后复查CT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模式扫描,除实验组(G1)采用管电压80 kV、对比剂注射速率3 m/s及对比剂容量0.65 mL/kg扫描方案,常规组(G2)组采用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注射速率4 m/s及对比剂容量1.2 mL/kg扫描方案扫描外,其他扫描及重建参数相同.测量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各节段的CT值及其相应平面脂肪组织的CT值及标准差,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高年资放射医师对三维后处理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记录对比剂使用剂量、辐射剂量.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客观图像质量(血管CT值、噪声、SNR及CNR)、主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剂量等指标.[结果]G1组检出主动脉异常率83.33% (25/30),正常率16.67% (5/30);冠状动脉异常率43.33%(13/30),正常率56.67%(17/30).G2组检出主动脉异常率86.67% (26/30),正常率13.33% (4/30);冠状动脉异常率53.33%(16/30),正常率46.67%(14/30).客观图像质量指标中,除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SNR及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前降支、回旋支CNR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的指标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G1组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使用剂量明显低于G2组(P<0.05).两组的血管三维后处理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全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一站式CT扫描中,运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联合低管电压及低流速、低对比剂剂量技术,能够在无明显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剂量.
推荐文章
双源CT胸痛序列心胸血管一站式低剂量成像探讨
双源
CT
血管成像
胸痛序列
低剂量
双能量CT一站式冠状动脉联合心肌灌注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
双能量CT
冠状动脉狭窄
心肌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低剂量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支架置入后复查中的应用
体层摄影
双源CT
冠状血管造影
支架
前门控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低剂量在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一站式CT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X线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1-6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R543.1|R814.4
字数 4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振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53 301 10.0 14.0
2 李向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20 176 7.0 13.0
3 杨旭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29 145 6.0 10.0
4 林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13 24 3.0 4.0
5 冯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9 14 2.0 3.0
6 朱洪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13 68 5.0 8.0
7 温志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2 6 1.0 2.0
8 严超贵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X线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对比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