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硅酸钠和氯化铁溶液为原料制备硅酸铁调湿材料,采用 FTIR、XRD、SEM、BET 等技术对所制调湿材料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吸放湿性能。结果表明,所制硅酸铁调湿材料呈无定形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平均孔径较小;硅酸钠的模数影响调湿材料在低湿环境下的吸湿性能,由模数为1的硅酸钠所制硅酸铁调湿材料具有较好的自调湿性能;硅酸铁调湿材料在20℃和相对湿度为84%的环境下吸湿容量高达120%,吸湿平衡时间约为240 h;在相对湿度为84%下达到吸湿平衡的材料在相对湿度为32%的环境下放湿90 h 左右可达到放湿平衡,在50℃恒温干燥放湿5 h 可实现完全放湿;所制硅酸铁调湿材料具有吸湿量大和吸放湿速率快的特性,其性能明显优于硅胶和分子筛等传统的调湿材料。
推荐文章
调湿材料动态调湿性能的评价方法
调湿材料
调湿性能
封闭空箱
热扰动法
壳聚糖基调湿材料调湿性能的研究
壳聚糖基
羧甲基壳聚糖
调湿配方
硅胶
织物结构与放湿曲线的关系
织物组织
纱线线密度
紧度
放湿曲线
用于墙体表面的多孔调湿材料实验研究
建筑节能
多孔调湿材料
被动蒸发冷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酸铁调湿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吸放湿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调湿材料 硅酸铁 微观结构 吸放湿性能 含湿量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424.25
字数 30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1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文懂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0 257 9.0 15.0
2 程丽芳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3 彭威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4 1.0 2.0
4 周磊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调湿材料
硅酸铁
微观结构
吸放湿性能
含湿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8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