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硼替佐米诊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新发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3例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43岁,初诊时均有骨痛、贫血等症状.2例患者进行了2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化疗,后予2个疗程表柔比星/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AD)化疗,达到部分缓解;1例进行5疗程标准剂量PAD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目前3例患者均生存,最早诊断的1例患者生存期已达28个月.结论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低,需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推荐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损害
相关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18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肾衰竭
血液透析
苯丁氮芥
多发性骨髓瘤30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分析
来源期刊 徐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免疫球蛋白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51.3
字数 2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护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8 3 1.0 1.0
2 徐开林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64 63 4.0 5.0
3 李振宇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25 10 1.0 2.0
4 王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14 34 3.0 5.0
5 闫志凌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9 8 2.0 2.0
6 邱婷婷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8 4 1.0 2.0
7 李德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11 12 2.0 3.0
8 张焕新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免疫球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6-3882
32-1875/R
大16开
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28-15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