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6个谷子品种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稀禾啶处理对不同品种谷子的影响.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鲜质量等生长状况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稀禾啶对大部分谷子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生长状态上看张杂谷抗药性要强于普通品种.不同浓度稀禾啶对同一品种谷子的生理指标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同浓度稀禾啶对不同谷子品种影响差异较大,当稀禾啶浓度为0.80 mL/L时,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稀禾啶浓度为1.00 mL/L时,张杂谷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普通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稀禾啶药剂处理后,谷子品种的POD酶活性有所提高,而其SOD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表明不同谷子品种耐药性差异较大,推荐剂量使用后对张杂谷仍有抑制作用,并可导致苗期死亡.因此,3~5叶期使用应降低剂量.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除草剂稀禾啶对不同品种谷子的毒害
来源期刊 杂草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谷子 稀禾啶 生长发育 生理指标 SOD POD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杂草综合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82.4
字数 34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88/j.issn.1003-935X.2017.01.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子
稀禾啶
生长发育
生理指标
SOD
PO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草学报
季刊
1003-935X
32-1861/S
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内
28-14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