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毫针、电针、艾灸3种刺灸方法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的治疗作用差异,并探讨其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模型组(11只)、西沙必利组(8只)、毫针组(11只)、电针组(11只)和艾灸组(11只).除空白对照组外,余各组每日予盐酸洛哌丁胺混悬液(3 mg/kg)灌胃,制备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造模同时每日灌胃后间隔1h,西沙必利组予西沙必利混悬液灌胃,毫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在“天枢”穴和“上巨虚”穴分别予以毫针、电针、艾灸干预治疗,每日1次,治疗15 min,共治疗6d.观察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VIP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延长(P<0.05),血浆NO、NOS、VIP含量均升高(P<0.01,P<0.05),VIP蛋白在大鼠结肠肠壁的平滑肌层表达评分升高(P<0.05),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沙必利组、毫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缩短(P<0.05),血浆NO、NOS、VIP含量均降低(P<0.01,P<0.05),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评分均降低(P<0.05),VIP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西沙必利组比较,毫针组、电针组、艾灸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延长(P<0.05),电针组血浆VIP含量降低(P<0.01),艾灸组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降低(P<0.01).3个刺灸干预组之间比较,电针组血浆NO、NOS含量及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评分均低于毫针组和艾灸组(P<0.01,P<0.05);血浆VIP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电针组、艾灸组、毫针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艾灸组低于毫针组(P<0.05)和电针组(P<0.01).结论:3种刺灸方法均对功能性便秘有良性调整作用,其中电针对血浆NO、NOS及VIP含量的调节作用较为显著,而在对结肠组织VIP蛋白表达的调节方面,艾灸可能更为适宜.
推荐文章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Eales病的相关研究
Eales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发病机制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脑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脑缺血
尾加压素Ⅱ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尾加压素Ⅱ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代谢
血管升压素/药理学
主动脉/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刺灸法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结肠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毫针 电针 艾灸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活性肠肽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56.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2017.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海娇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12 90 7.0 9.0
2 张选平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17 132 7.0 11.0
3 贾蕊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13 95 6.0 9.0
4 徐晶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15 122 7.0 10.0
5 潘丽佳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14 104 7.0 10.0
6 贾春生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29 190 8.0 13.0
7 张莘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9 74 5.0 8.0
8 杜玉茱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8 8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2)
共引文献  (17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05)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功能性便秘
毫针
电针
艾灸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活性肠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