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尾矿库地震动力响应特征,本文依托象冲尾矿库,建立1∶300缩尺的振动台试验模型,布设14个加速度传感器,在4m×4m振动台进行12个工况动力模型试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精准地采集尾矿库模型的坐标点云数据,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地震动力数值模拟.最后结合振动台试验结果的放大系数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永久位移云图、应力云图,深入研究尾矿库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的动力响应与作用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呈负相关的关系;含水率的提高对尾矿坝的动力响应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尤其是对滩面及外坡的下部的影响较为明显;尾矿库与地基山体和初期坝的接触位置处,更容易出现较大的应力,形成介质突变效应;永久位移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变大,表明存在高程效应.
推荐文章
某铀尾矿库地震动力稳定性分析
铀尾矿库
动力稳定
有限元分析
液化
基于动力离心试验的软基尾矿库地震响应研究
动力离心试验
软土
尾黏土
尾矿库
地震响应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以菁门口尾矿库为例
尾矿库
稳定性分析
瑞典圆弧法
简化毕肖普法
尾矿库溃坝研究及数值模拟
尾矿坝
溃坝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尾矿库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尾矿库 振动台 数值模型 放大系数 动力响应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D926.4|TD32|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7/j.eeev.2017.02.189.cuigz.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正光 56 525 12.0 22.0
2 徐则民 114 1735 21.0 38.0
3 崔冠哲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尾矿库
振动台
数值模型
放大系数
动力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双月刊
1000-1301
23-1157/P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9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