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就是说真正医术高明的人,不仅要擅长诊断和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要精通防病于未然的理论和实践.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和完善,目前经典的中医治未病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未病先防是未雨绸缪,保身防病,首要目标是不生病;既病防变则是阻断已病后的变化,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瘥后防复则更着眼于病后扶助人体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西医虽未明确启用治未病的概念,但疾病的三级预防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异曲同工.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主要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第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阻止病程进展、防止病情蔓延或减缓发展;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以及疾病的康复.
推荐文章
中医治未病的本义是未病先防
治未病
概念
未病先防
中医治未病的本义是未病先防
治未病
概念
未病先防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PCI术后再狭窄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再狭窄
中医
“治未病”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西医与"未病先防"
来源期刊 中老年保健 学科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疗疾病 未病先防 三级预防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 预防并发症 致病因子 诊断 预防疾病 一级预防 危险因子 首要目标 强身健体 理论 控制措施 疾病复发 复发转移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卷首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
西医
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疗疾病
未病先防
三级预防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
预防并发症
致病因子
诊断
预防疾病
一级预防
危险因子
首要目标
强身健体
理论
控制措施
疾病复发
复发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老年保健
月刊
1002-7157
11-1015/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内
82-22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