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危儿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后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系统管理高危儿(早产儿)及未系统管理高危儿各100名,每组男女各50名,分为管理组与未管理组(对照组),其性别、分娩方式、孕周、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别,两组高危儿母亲孕期无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及基础疾病.管理组中的高危儿接受系统管理: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指导家庭干预训练或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对照组的高危儿因家长拒绝或其他原因未能接受系统管理,我院于高危儿出生12月龄时电话召回其接受免费的体格测量、骨密度及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对两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系统管理高危儿不论在体格发育(身长、体重、骨密度),还是神经心理发育(DQ)方面明显优于未系统管理组高危儿.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系统管理能及时发现发育偏异,及时干预,促进高危儿正常生长发育.
推荐文章
高危患儿随访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随访管理模式
高危患儿
发育
护理
高危儿管理模式应用进展
高危儿
管理模式
早期干预
深圳市福田区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探讨
高危儿
系统管理
模式
干预
高危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管理模式价值的研究
高危儿
高危儿网络管理
早期干预
康复训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危儿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智慧健康 学科
关键词 高危儿 早产儿 系统管理 早期干预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06.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祥平 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危儿
早产儿
系统管理
早期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慧健康
旬刊
2096-1219
10-1365/TN
16开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
82-622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8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