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中厚背水钢板的剩余特性,通过弹道实验,分析了弹体和靶板的破坏模式,比较了破片侵彻垂直和倾斜背水钢板后的瞬时余速和运动轨迹,以及由此引起的初始冲击波的压力特性.结果表明,破片在高速侵彻下,头部产生了严重的镦粗变形,钢板背后水介质的动支撑作用不容忽视;背水钢板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剪切冲塞破坏,背弹面穿孔存在绝热剪切效应;破片穿透背水钢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大小和射流强度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而空泡形状和射流方向则受背水钢板的倾斜角度影响;破片穿透背水钢板后,在水中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由于水介质的动支撑作用和动能耗散效应,破片穿透背水钢板后的动能损失要大于穿透背空钢板的情形;水中初始冲击波的压力特性应考虑稀疏波的影响;相同初速下,破片侵彻垂直背水钢板引起的初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较侵彻倾斜背水钢板要大.
推荐文章
立方体弹高速侵彻防护液舱剩余特性的数值模拟
侵彻深度
防护液舱
剩余特性
有限元
柱形破片对有限厚铝靶垂直侵彻过程研究
柱型破片
侵彻有限厚靶
计算模型
试验验证
陶瓷预制破片侵彻特性研究
陶瓷破片
侵彻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破片高速侵彻中厚背水钢板的剩余特性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高速侵彻 背水钢板 剩余特性 初始冲击波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3/1001-1455(2017)06-0959-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锡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356 4744 35.0 51.0
2 侯海量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132 1174 22.0 30.0
3 陈长海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53 268 8.0 14.0
4 方志威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3 5 2.0 2.0
5 张元豪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12 23 3.0 4.0
6 戴文喜 10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侵彻
背水钢板
剩余特性
初始冲击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