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掺Er3+含Au纳米颗粒铋酸盐玻璃在波长为980 nm的LD抽运下1.53 μm波长处的发光特性.测试得到表征Au纳米颗粒存在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峰位于565~586 nm波长之间,透射电镜(TEM)图像中观察到密集分布形状各异的Au纳米颗粒,尺寸约为5~16 nm.研究表明,随着AuCl含量增加,1.53 μm波长处荧光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AuCl掺杂浓度为0.2 wt%时取得最大值,为未掺杂时的4.3倍;荧光增强原因归结于Au纳米颗粒SPR引起的局域场增强以及Au0→Er3+的能量转移,荧光淬灭原因归结于Er3+ →Au0的能量反向转移.
推荐文章
Er3+/Yb3+共掺氟磷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研究
氟磷酸盐玻璃
超短脉冲
光纤放大器
掺杂Er3+、Yb3+对玻璃陶瓷发光性能的影响
玻璃陶瓷
稀土离子
掺杂
发光机理
光谱特性
Er3+及Er3+/Yb3+共掺铋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研究
Er3+
铋酸盐玻璃
Er3+/Yb3+共掺
光谱性质
Er3+(10%):碲酸盐玻璃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
光谱学
发光强度增强
近红外量子剪裁
能量传递
Er3+离子
碲酸盐玻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Au增强掺Er3+铋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特性
来源期刊 光电子·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Au纳米颗粒 Er3+ 铋酸盐玻璃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6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1.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36/j.joel.2017.06.04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Au纳米颗粒
Er3+
铋酸盐玻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电子·激光
月刊
1005-0086
12-1182/O4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63号
6-12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8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34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