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记忆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储一些令人厌恶或不愉快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对人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状态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因此,人们通常会被动或主动的对不想要的记忆进行限制,这种限制可能体现在编码阶段,也可能体现在线索诱发提取阶段。本研究对遗忘过程中的脑电成分和节律活动特征进行概括,旨在找到遗忘的特异性电生理标志。我们发现,遗忘过程主要体现在N2振幅的增加,alpha能量的增强,晚正成分(LPC)减少,theta能量和同步性下降,以及alpha/beta频带间同步性下降,并且以上变化可以预测后续遗忘的成功发生。因此,遗忘可以通过特定的电生理机制来反映,进一步也可能从电生理现象反推遗忘对应的认知过程。
推荐文章
浅述梦的生理机制
做梦
生理学机制
快速眼动睡眠
震颤的生理机制及诊断和肌电图特点
震颤/病理生理学
诊断,鉴别
肌电描记术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
脑水肿
术后谵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术后谵妄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递质失调
神经炎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记忆遗忘的电生理机制
来源期刊 心理学进展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记忆 遗忘 电生理机制 EEG ERP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1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G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16 72 6.0 8.0
2 王孟颖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记忆
遗忘
电生理机制
EEG
ER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理学进展
月刊
2160-7273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47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