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的水溶性,将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进行两亲性衍生化制成N-(4-咪唑甲基)-羟乙基壳聚糖( MHC),作为槲皮素自组装聚合物胶束载体,并采用1 H NMR、元素分析法、芘荧光光谱法等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进行了MHC-槲皮素胶束的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载体浓度为0.67%、槲皮素与MHC质量比为1∶10时可以获得粒径为(99.21±1.71) nm,Zeta电位为+(20.01±0.72) mV,载药量为(5.42±0.32)%的聚合物胶束;其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Q=0.1101t1/2-0.064。槲皮素胶束和槲皮素溶液剂静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平均滞留时间分别是21.42和0.30 h,AUC0-t分别为57.49和2.50μg·h/mL,表明采用MHC为载体材料的槲皮素自组装胶束具有较好的增溶、缓释以及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作用,可作为槲皮素等抗肿瘤药物的载体。
推荐文章
牛血清蛋白壳聚糖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牛血清蛋白
壳聚糖
自组装纳米胶束
理化性质
两亲性壳聚糖/槲皮素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两亲性壳聚糖
槲皮素
纳米胶束
荧光分光光度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4-咪唑甲基)-羟乙基壳聚糖自组装胶束载槲皮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槲皮素 N-(4-咪唑甲基)-羟乙基壳聚糖 自组装胶束 药代动力学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4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65/j.issn.1000-5048.201701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242 2349 24.0 32.0
2 胡英 29 147 6.0 10.0
3 夏晓静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20 81 5.0 7.0
5 徐蓓华 26 60 4.0 6.0
8 金江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槲皮素
N-(4-咪唑甲基)-羟乙基壳聚糖
自组装胶束
药代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