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反应性焦炭的溶损劣化行为与孔隙结构变化的关系,以不同温度下溶损反应前后焦炭气孔结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焦炭综合热性质检测装置,对6种焦炭进行国标实验以及1050、1100、1150、1200、1250和1300℃恒温等溶损率为25%的溶损实验,通过I型转鼓检测焦炭溶损后强度,采用低温N2吸附法检测溶损反应前后气孔结构.结果表明:国标法评价焦炭的热性质值得商榷,应采用等溶损率为25%,且通过调整溶损温度来改变溶损速率的方法,模拟焦炭在高炉内实际溶损过程.通过焦炭溶损-转鼓后比表面积变化得到焦炭在不同温度下溶损反应模型存在差异,相同溶损温度下高反应性焦炭溶损区域较大,低反应性焦炭溶损反应区域较小.
推荐文章
钢渣基高反应性焦炭气孔结构的溶损演化行为
高反应性焦炭
溶损反应
气孔结构
演化
氧化铁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
氧化铁
焦炭
反应性
吸附
影响机理
溶损反应动力学对焦炭溶损后强度的影响
焦炭
反应后强度
温度
溶损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反应性焦炭溶损劣化行为
来源期刊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焦炭 溶损反应 溶损后强度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冶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7,42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F526.1
字数 3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88/j.ustl.2017.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琦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61 331 10.0 15.0
2 黄浚宸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2 1 1.0 1.0
3 李明贺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 0 0.0 0.0
4 程欢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焦炭
溶损反应
溶损后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048
21-1555/TF
大16开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千山路185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6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