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按照CORDEX(COordinated Regional Downscaling Experiment)计划试验设计要求,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模式FGOALS-g2的数据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针对1986~2005年历史气候和2010~2065年RCP8.5排放情景下气候预估,对东亚地区进行了50 km动力降尺度模拟.首先评估了RegCM3模式及驱动模式FGOALS-g2对1986~2005年夏季中国地表气温和极端高温事件的模拟能力,然后比较了两个模式在RCP8.5排放情景下对中国夏季地表气温和极端高温事件预估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动力降尺度结果的优势.结果表明,两个模式均能合理再现夏季中国地表气温和极端高温事件的大尺度气候态特征.相对于全球模式,区域模式由于水平分辨率较高,能在刻画地表气温分布的细节上体现出优势.在RCP8.5排放情景下,两个模式预估的三个地表气温指标均显著升高,到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两个模式预估的全国平均地表气温增幅相当,气温日较差变化均较小.在FGOALS-g2模式预估中,到21世纪中期,三个地表气温指标的增幅相当,气温日较差没有明显变化,东北和青藏高原的地表气温增幅最大.在RegCM3模式预估中,到21世纪中期,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Tmax)增幅大于日最低气温(Tmin)增幅,气温日较差增加;而在青藏高原西部,Tmax的增幅较Tmin偏低,气温日较差减小.在RCP8.5排放情景下,两个模式预估的极端高温事件到21世纪中期也显著增加,RegCM3模式预估的极端高温事件全国平均增幅略高于FGOALS-g2模式的预估.在两个模式的预估中,日最高气温最大值(TXx)、暖昼指数(TX90p)和持续暖期指数(WSDI)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Tmax相似;和当代相比TX90p增加了60%以上,而WSDI增加了一倍以上.
推荐文章
RegCM3对东亚环流和中国气候模拟能力的检验
区域气候模式
气候模拟
检验
东亚地区
中国
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试验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
降水
模拟试验
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
年代际变化
东亚夏季风
夏季降水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egCM3CORDEX东亚试验模拟和预估的中国夏季温度变化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夏季地表气温 极端高温事件 区域模式 气候变化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4-560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467
字数 11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607.1615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0)
共引文献  (615)
参考文献  (5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7(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2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2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26)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季地表气温
极端高温事件
区域模式
气候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