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跨断层短水准资料,采用形变异常强度、断层合成速率和断层形变趋势累积等多种研究方法,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全面分析了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的应变背景、断层活动和短期形变特征.结果显示:①该地震处于垂直形变累积率的高值区,应变积累程度较高;②断裂带之间存在显著的运动差异,发震断裂震前中短期运动速率显著增强,并造成区域运动的不均衡,西秦岭局部地区应变积累增加;③随着强震的逼近,震前显著异常场地分布明显向近震区迁移和集中,且异常强度也随之增大.以上结果对强震发生危险地点和发生时间有短期指示意义,因此,“点-线-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利于认识地震前兆信息,对地震孕育背景判定及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跨断层辅助测线对非构造因素去除的应用探讨
辅助测线
跨断层测线
谱减法
非构造因素
震前异常
灰色关联分析在跨断层形变异常干扰因素评价中的应用
灰色关联分析
干扰因素评价
关联度评价模型
窝子滩场地
跨断层形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跨断层“点-线-面”研究方法及在震例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断层活动 “点-线-面”研究方法 短期形变特征 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4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15.7
字数 6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雪松 24 172 7.0 12.0
2 周伟 33 348 9.0 18.0
3 刘峡 22 232 8.0 15.0
4 李媛 11 17 3.0 4.0
5 张立成 5 24 3.0 4.0
6 刘希康 10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断层活动
“点-线-面”研究方法
短期形变特征
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
季刊
1000-3274
11-1893/P
16开
北京166信箱
2-82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