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我国新见白藓茎点霉叶斑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Phoma dictamnicola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0 ~ 30℃可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在pH 4~11可生长,pH为7时最适合菌丝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慢;在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和蛋白胨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菌对50%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氟硅唑乳油、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敏感性较高,其EC50<0.1 μg/mL;其次为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25%丙环唑乳油,0.1μg/mL< EC50<1.0 μg/mL.
推荐文章
富贵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
富贵草
病原鉴定
Volutlella pachysandrciola
生长速率法
EC50
紫穗槐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
紫穗槐叶斑病
互隔交链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几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玉米
弯孢霉叶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毒素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香蕉叶斑病
多主棒孢菌
生物学特性
云南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藓茎点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白藓 白藓茎点霉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1-2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5.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27/j.jjlau.2016.31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庆荣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48 197 8.0 12.0
2 魏春艳 25 108 6.0 8.0
3 李海洋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14 2.0 3.0
4 刘丽玲 3 5 2.0 2.0
5 李海滨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藓
白藓茎点霉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