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民事领域对人身权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者已逐步认识到侵权对于权利“负值”救济的不完全性,这一现象同样投射到合同的非财产损失救济中。我国学界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讨论中鲜少关注合同与人身利益之间的相互作用。故,本文将二者的关系归结于一个理论平台:人身行为合同。因类似于演出合同、婚礼代办合同等直接以人的行为为合同标的,但又不属于身份关系,予之以违约赔偿,属精神赔偿。在民法典编纂的大背景下,应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确定于合同编当中,实现法律内部的逻辑自洽。通过对人身行为合同进行经验、逻辑和规范的类型化,以合同编立法作为最终目的,以《合同法》为过渡、司法解释为补充,建立“标准+概括+列举”三层结构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推荐文章
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离婚损害赔偿
完善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离婚损害制度
赔偿主体
婚姻法
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则
合同目的
违约精神损害
赔偿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离婚
损害赔偿
立法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身行为合同类型化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
来源期刊 民商法争鸣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人身利益 合同法 类型化 非财产损害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9
页数 8页 分类号 D92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沁 四川大学法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身利益
合同法
类型化
非财产损害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商法争鸣
半年刊
大32开
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二段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