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省际流动的关系矩阵,透视2015年中国春节期间人口省际流动的动态过程、网络特征,并对各省人口流入、流出的规模差异进行测度.研究结论如下:①春节前后中国各省每日人口净流入人次存在显著的规律性特征,2月13-17日和2月25日-3月1日为各省节前返乡流和节后返工流期间人口净流入、流出峰值时段,可作为基于春运研究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重要依据;②识别了14个人口净流入省、17个人口净流出省,净流入位序前六省和后八省分别吸纳和提供了全国9成人口的集聚与扩散.人口主要流入省的沿海绵延和主要流出省的中部“人口塌陷”共同构成了双纵格局;③各省流出首位流的指向特征显著,南方人口流出省的流出指向存在共性,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人口集聚路径存在差异.④移动数据为发掘人口流动过程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提供了平台,基于节后、节前净流入值差值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中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差异、属性特征.通过与以往研究对比,证实了移动数据与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研究的诸多结论相似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春运人口省际流动的时空与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春运 人口流动 省际流动 网络结构 中国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2-96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15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士君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08 1842 24.0 40.0
2 庞瑞秋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7 274 10.0 16.0
3 魏冶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4 494 11.0 22.0
4 赵梓渝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85 4.0 6.0
5 杨冉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5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0)
共引文献  (64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3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运
人口流动
省际流动
网络结构
中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科学进展
月刊
1007-6301
11-3858/P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94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174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