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进一步做好青海民族植物与文化的研究工作,对青海东南部地区主要绿绒蒿属资源的分布进行实地踏勘,调查分布区的土壤类型及伴生植物,分析绿绒蒿资源分布与土壤环境及伴生植物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东南部绿绒蒿分布区土壤有7种类型,其中高山草甸土绿绒蒿种类分布最多,垂直高差最大;风沙土、高山漠土和山地灌丛草原土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区土壤类型间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差异显著,但都与海拔高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山草甸土和灌淤土的有效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土壤类型,以潮土和山地灌丛土有效养分的变异系数最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较小,其伴生植物表现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种群逐渐减小,不同绿绒蒿种的伴生植物种类也随海拔高度表现梯级变化.金露梅、高山柳、金莲花、禾本科草、高山景天、火绒草、点地梅成为各种绿绒蒿伴生植物的优势种群.
推荐文章
西秀区东南部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
土壤养分
施肥
地统计学
GIS技术
安顺
贵州
夹金山3种同域分布绿绒蒿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绿绒蒿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
传粉媒介
繁殖策略
青海东南部应力场特征及正断层小震现象的初步研究
青海东南部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正断层地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东南部主要绿绒蒿资源分布区的土壤及伴生植物
来源期刊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青海省东南部 分布区 绿绒蒿 土壤有效养分 伴生植物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4.1|R285
字数 3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17.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道城 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 70 382 10.0 15.0
2 唐楠 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 20 49 4.0 6.0
4 拓广辉 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海省东南部
分布区
绿绒蒿
土壤有效养分
伴生植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8996
63-1042/N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2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