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吸收式制冷作为最早的人工制冷方法,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在民用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有60多年.近20余年来,吸收式制冷在理论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在制冷机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得到国内外厂商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随着人类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及能源的高效利用.余热、废热、可再生的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使得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采用电驱动蒸气机械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不同,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可利用采用低品位热源的热能直接驱动,运行成本远低于电驱动系统.吸收式系统多采用H2O-LiBr溶液、NH3-H2O溶液等自然工质作为制冷剂,具有环境友好特性,同时具有安全、可无噪音运行、可靠性高等显著优点.但也具有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冷却负荷高,一次能源效率低(直燃形式)等不足.针对这些特性,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循环设计优化、工质对选择、系统部件热质传递强化、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等.狭义的吸收式循环是指闭式、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的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该类循环按照循环形式分类包括单吸收循环、多吸收循环和复合循环.单吸收循环主要包括基本单效吸收循环、扩散吸收循环、膜吸收循环、热变换器循环、重力驱动的阀切换循环以及自复叠循环;多吸收循环主要包括再吸收循环、多效循环、中间效循环、多级循环、中间级循环以及GAX循环;复合循环主要包括喷射-吸收复合、压缩-吸收复合和膨胀-吸收复合等复合形式.现有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且不局限于太阳能、中低温余热利用、冷热电联产、储能(蓄冷、蓄热),膜交换材料、高温下耐腐蚀材料,塑料热交换器等方面.吸收式循环现有循环结构的提出针对的是一定温度和浓度下循环,面对新的应用场景、新材料以及新吸收工质对,吸收式循环可以提出多种更高效、更宽热源驱动温度范围和溶液浓度范围的新循环.
推荐文章
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动态仿真研究进展
吸收式制冷
动态仿真
智能仿真
人工神经网络
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研究进展
吸附制冷
工质对
进展
TFE/NMP吸收式制冷/热泵的开发研究
TFE
NMP
热泵
吸收式制冷系统
吸收式热力循环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进展
吸收式循环
吸收式制冷机
吸收式热泵
吸收式热变换器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流程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制冷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制冷循环 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 氨水 进展 综述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
页数 22页 分类号 TB61+6|TQ051.5
字数 11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7.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光明 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10 36 3.0 6.0
2 石玉琦 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1 2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6)
17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1)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2)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4)
  • 参考文献(19)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冷循环
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
氨水
进展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学报
双月刊
0253-4339
11-2182/TB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89210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6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