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制备了5种具有不同烷基数目与链段长度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将它们按照不同添加量(w=S%,10%,15%)分别添加到天然乳胶中,研究酯侧链结构对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天然乳胶共混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0%时,酯侧链烷基数目最多、链段最长的聚合物所改性的乳胶薄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和断裂伸长率最大,并具有最小的拉伸永久变形.表征测试进一步证实聚合物酯侧链上烷基数目越多、链段越长,改性薄膜表面越趋于平整和光滑,其薄膜断面变得致密而无析出物,共混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逐渐升高,说明共混物两相间相互扩散程度不断增强.实验获得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改性薄膜材料.
推荐文章
聚丙烯酸酯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聚丙烯酸酯
侧链液晶聚合物
向列型液晶
合成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方法
有机硅
丙烯酸酯聚合物
改性方法
稀溶液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聚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特性黏度
相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酯侧链结构对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天然乳胶共混相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天然乳胶 酯侧链 共混相容性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工程与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0-62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331.2
字数 4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35/j.cnki.1006-3080.2017.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屏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 214 7.0 14.0
2 田晓慧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7 126 5.0 7.0
3 孙金煜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 48 4.0 4.0
4 赵伟如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7 2.0 2.0
5 郑钊君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乳胶
酯侧链
共混相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