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加强微网与电网并网的可靠性,实现孤网切换至并网运行的平滑性,以对等控制体系下的微网为背景,针对微网与电网同步问题,提出了基于下垂控制的主动同步控制策略.该方法在传统下垂控制上增加了功率给定,实现了微网的有功与无功功率、电压与频率间独立解耦,通过三相锁相环(sampled phase-locked loop,SPLL)输出电网电压幅值和相位,实现了电网电压同步;通过下垂控制输出积分,得到微网接口逆变器电压相位,再利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调节器进行无差控制,从而实现微网并网运行前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主动同步.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推荐文章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网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微网
下垂控制
孤岛模式
并网模式
预同步控制
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发电
下垂控制
无缝切换
改进相位控制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光伏微电网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光伏微网
下垂控制
逆变器
预同步器
基于改进下垂控制微网快速平滑并网/离网控制策略
微网
快速平滑切换
改进型下垂控制
参考功率控制器
功率调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网并网主动同步控制策略
来源期刊 分布式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网 下垂控制 主动同步 逆变器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M732
字数 39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13/j.cnki.10-1427/tk.201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圣清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79 380 10.0 14.0
2 匡洪海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32 167 8.0 11.0
3 汪宝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6 25 3.0 5.0
4 丁晓薇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7 35 4.0 5.0
5 郑丽平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7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共引文献  (39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网
下垂控制
主动同步
逆变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布式能源
双月刊
2096-2185
10-1427/TK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研大厦B座6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