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杨绛的创作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在其小说、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孤女"形象.本文发掘了这一现象之所以发生的作家心理根源,并对几个主要的"孤女"形象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孤女"群像背后所包含的杨绛的"隐身"哲学,以及这种人生哲学对杨绛创作的总体影响.
推荐文章
胡适笔下的曾国藩形象
胡适
曾国藩
人物品评
杨绛散文的艺术特色分析
杨绛散文
艺术特色
分析
论杨绛的反讽--以《洗澡》为例
杨绛小说
言语反讽
情景反讽
全盘反讽
深层反讽
从《将饮茶》看杨绛其人其文
杨绛
《将饮茶》
魅力
散文
人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绛笔下的"孤女"形象与其"隐身"哲学
来源期刊 文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杨绛 "孤女" 形象 "隐身" 哲学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批评新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绛
"孤女"
形象
"隐身"
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