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從康有爲代擬的闊普通武奏摺作僞説起,試圖説明:根據現有的可靠的史料,康有爲、梁啓超在戊戌變法期間究竟提出了什麼樣的政治主張和政策設計?這些政治主張和政策設計背後的政治思想是什麼?對康、梁來説,政治思想同時也就是學術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及其發展脉絡爲何?由此再來思考戊戌變法的性質.若要説明戊戌變法時期的康、梁的政治思想,須尋其源頭,溯及康早期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由此而展示其發展過程.本文詳細叙述了康有爲學術思想、政治思想及其發展脉絡,并借助梁啓超的言論,找至此期康的“大同三世説”的基本邏輯與主要內容,以“大同三世説”的觀念來理解其政治思想,尤其是“君民共主”的思想.本文對康提出的“議郎”、“制度局”及其變種,作出了更加符合康本意的解釋.若要判斷戊戌變法時期的康有爲、梁啓超的政治主張,不能衹看其大方向,而要查清其全部政策設計,除了大枝大葉外,細細碎碎也不能放過.本文詳細叙述了康有爲歷次上書的具體內容,説明康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個能與光緒帝相對平等對話的、參預高層政治决策的、以康本人爲核心的機構,來主導改革運動;同時也説明了康、梁對科舉、學校、譯書方面的內容比較熟悉,其改革建策亦被清政府所采納;他們設立政府經濟部門、專利法等項建策,清政府交給職業官僚;而關於財政與外交,康、梁没有相應的知識,建策多爲不妥甚至失誤,清政府也没有采納.康、梁是優秀的變法倡導者,卻不是合適的新政策略家.由此,作者得出結論:戊戌變法是以西方化爲方向、以强國爲目標的改革運動;而康有爲不是能將中國政治帶上軌道的人,戊戌變法若真要獲得成功,仍會有許多磨難.
推荐文章
伊壁鸠鲁"社会契约说"政治思想初探
伊壁鸠鲁
'社会契约说'
原子'偏斜'说
浅论课堂讨论对政治思想课学习的影响
课堂讨论
政治思想课
高效课堂
约翰·洛克政治思想成因探析
洛克
政治思想
形成原因
政治思想教育应塑造大写之人
政治思想
教育目的
教育观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論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爲、梁啓超的政治思想與政策設計
来源期刊 中国文化 学科
关键词 康有爲 梁啓超 大同三世説 《戊戌奏稿》 議郎 制度局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新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5
页数 53页 分类号
字数 82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茅海建 澳門大學歷史系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康有爲
梁啓超
大同三世説
《戊戌奏稿》
議郎
制度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化
半年刊
1003-0190
11-2603/G2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