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大量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及天然骨料资源日益缺乏的问题,通过配制不同强度等级和不同再生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并结合锡澄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提升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掺量对C35及以下中低强度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对C40及以上中高强度混凝土有较大影响,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通过合理选用再生骨料级配、与天然骨料复掺、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以及优化配合比参数等措施能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锡澄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
高性能透水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
渗透性
纤维再生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再生陶粒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钢纤维
力学性能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及进展
再生混凝土
物理力学性能
变形性能
抗渗性能
影响因素
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再生混凝土
取代率
超声波
循环加载
变形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技术与应用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航道整治 锡澄运河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528.59
字数 4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7.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鸿根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6 1888 21.0 40.0
2 张国荣 14 33 4.0 5.0
3 刘冠国 4 16 2.0 4.0
4 刘震宇 4 13 2.0 3.0
5 马彪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4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航道整治
锡澄运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1006-7647
32-1439/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28-2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0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