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近年来,稻虾[水稻-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共作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综合效益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其中以湖北省稻虾共作发展最为迅速,面积大,技术也较为成熟,并形成了"潜江模式".本文介绍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特点及其发展情况,以湖北省稻虾共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和定位试验,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生产和生态效应,重点分析了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主要体现在(1)稳粮增效,但同时存在重虾轻稻的现象:稻虾共作模式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可增产4.63%~14.01%,改善稻米品质,但部分稻虾共作模式中忽略水稻的管理,导致水稻产量偏低;(2)提高土壤肥力,但同时加剧了土壤次生潜育化:稻虾共作模式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ROC)、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要高于传统水稻单作模式,但稻虾共作模式土壤颜色偏暗,土壤结构更为紧密,潜育化明显;(3)涵养水源,但同时可能增加水资源消耗:稻虾共作模式中地下水位高的稻田水分利用率提高,储水功能增强,但地下水位低的稻田可能增加50%~80%的耗水量;(4)减肥减药、提高水体养分含量,但同时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稻虾共作模式肥料和农药成本分别降低了79.5%和50.0%,稻虾共作模式田面水的全氮、全磷含量及硝态氮、氨态氮含量均高于水稻单作;(5)虫害减轻,但某些病害加重,同时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稻虾共作模式螟虫发生减轻,但基腐病加重,生物多样性随共作年限先降低后又增高.根据以上现状与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稻虾共作的模式优化及建议,如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发展;研究标准,规范化发展;优化模式,科学水肥调控;因势利导,防治病虫草害,为稻虾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稻虾共作模式氮和磷循环特征及平衡状况
稻虾共作模式
养分循环
养分平衡
氮磷
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稻虾共作模式
涝渍稻田
土壤结构
有机碳
土壤养分
经济效益
2种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红螯螯虾
罗氏沼虾
有机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群落
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与关键技术
江苏沿海
虾稻共作
立体种养
生态有机
技术规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水稻产量 土壤肥力 水体质量 病虫草害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态系统与调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5-1253
页数 9页 分类号 S34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707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凑贵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75 1695 25.0 39.0
3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36 1006 21.0 31.0
5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7 203 6.0 7.0
10 袁鹏丽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1 48 1.0 1.0
11 陈松文 1 4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268)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5)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37)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虾共作
水稻产量
土壤肥力
水体质量
病虫草害
生物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