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赣西南杉木实生林和萌芽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龄组实生林和萌芽林的碳储量分配特征,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杉木实生林乔木层碳储量均高于萌芽林乔木层碳储量.杉木实生幼龄林乔木层碳储量为9.63 t/hm2,中龄林为42.14t/hm2,近熟林为69.15 t/hm2,成熟林为105.21 t/hm2;年均固碳量分别为1.69,2.63,3.01,3.39 t/hm2,不同龄组的树干碳储量分别占整个乔木层的50.36%,70.60%,73.86%,77.58%.杉木萌芽幼龄林乔木层碳储量为8.42 t/hm2,中龄林为23.58 t/hm2,近熟林为48.54 t/hm2,成熟林为75.26 t/hm2;年均固碳量分别为1.21,1.57,2.11,2.59 t/hm2,不同龄组的树干碳储量分别占整个乔木层的54.28%,66.12%,71.92%,73.70%.杉木实生林和萌芽林的土壤碳储量均是中龄林最低,成熟林最高.实生林各龄组土壤碳储量大小为:成熟林(153.21 t/hm2)>近熟林(138.17 t/hm2)>幼龄林(128.30 t/hm2)>中龄林(113.11 t/hm2).萌芽林各龄组土壤碳储量大小为:成熟林(154.03 t/hm2)>近熟林(138.28 t/hm2)>幼龄林(130.20 t/hm2)>中龄林(117.05 t/hm2).在密度相近的情况下,除幼龄林外,同一龄组的萌芽林总碳储量均小于实生林.同一龄组实生林和萌芽林的乔木层碳储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碳储量幼龄林与中龄林无显著性差异,近熟林与成熟林有显著性差异.引起杉木实生林和萌芽林碳储量分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规律和经营管理的不同.总体而言,萌芽林的林下植被组成丰富,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固碳能力较强,在水土保持功能方面要优于实生林.
推荐文章
不同龄组杉木萌芽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特征
杉木萌芽林
碳含量
龄组
可持续经营
太行山东坡不同林龄杏树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杏树林
林龄
碳含量
碳储量
分配格局
不同龄组杉木萌芽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特征
杉木萌芽林
碳含量
龄组
可持续经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林龄序列杉木实生林和萌芽林碳储量分配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碳储量 分配特征 杉木实生林 杉木萌芽林 林龄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3,139
页数 分类号 S71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旭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86 2013 25.0 42.0
2 张现武 18 43 4.0 5.0
3 唐学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7 66 5.0 6.0
7 罗细芳 18 78 5.0 8.0
8 王伟峰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功能与森林碳汇研究所 21 112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5)
共引文献  (225)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储量
分配特征
杉木实生林
杉木萌芽林
林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