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基质分别为葡萄糖和复合碳源的2组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质类型对活性污泥絮体中磷形态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絮体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IP)的形式存在,且IP主要以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的形式存在,絮体中的IP主要分布于胞外聚合物(EPS)中.污泥EPS总磷(TP)含量变化主要源自其IP含量的变化,EPS中IP含量变化主要源于其NAIP含量的变化,由此可认为EPS中的NAIP在胞外除磷中起重要作用.基质类型影响细菌细胞和EPS的厌氧释磷/好氧吸磷性能,以复合碳源为基质污泥细菌细胞的厌氧释磷/好氧吸磷性能约为以葡萄糖为基质细菌细胞的3.57~3.73倍,前者EPS的厌氧释磷/好氧吸磷性能约为后者的1.63~1.72倍.
推荐文章
不同碳源类型对活性污泥PHA贮存及转化的影响
强化生物除磷
碳源
底物贮存
PHA
聚磷菌
膜生物反应器中铁含量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生物铁
膜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剪切应力对活性污泥絮体特征的影响
剪切应力
活性污泥
污泥粒径
功能菌群
污水处理
臭氧氧化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臭氧
破解
活性污泥
污泥特性
减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质类型对活性污泥絮体磷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物除磷 活性污泥絮体 胞外聚合物 基质类型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6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24
字数 65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843.2017.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振东 69 674 15.0 22.0
2 唐然 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 16 135 5.0 11.0
3 龙向宇 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 11 34 3.0 5.0
4 狄寿源 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除磷
活性污泥絮体
胞外聚合物
基质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2-7843
50-1128/E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6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