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稻518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较强,株叶形态结构合理,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米质优、成熟落黄好等特点,在沿黄稻区作麦茬稻种植.产量构成要素分析表明:每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2.8%和12.7%.千粒重次之,变异系数为7.3%.结实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y=1.0759),其次为每穗实粒数(y=1.0533)和千粒重(y=0.5837).玉稻51 8在配套栽培上应着重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玉稻518是稳粒兼顾型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必须在保证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以增粒为核心,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
推荐文章
粳稻新品种玉稻518及配套栽培技术
粳稻
玉稻518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稻麦
均衡增产
配套
高效栽培
冀玉13号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冀玉13号
播期
密度
施肥
种衣剂
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直播稻与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直播
再生稻
机械化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稻518产量构成分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种业导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稻518 产量构成 配套栽培技术 通径分析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12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贺梅 37 218 7.0 13.0
2 孙建权 32 163 6.0 11.0
3 胡秀明 28 155 7.0 11.0
4 殷春渊 23 125 5.0 10.0
5 胡胜利 3 10 2.0 3.0
6 邵性宽 4 14 3.0 3.0
7 王东海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稻518
产量构成
配套栽培技术
通径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种业导刊
双月刊
1003-4749
41-13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36-11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0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