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环氧树脂E-51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原料,分别以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二乙烯三胺(DETA)、二氰二胺(DICY)为固化剂制备皱纹涂料,并用于涂布冷轧钢板.采用数显螺旋测微仪、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涂层进行表征,研究树脂配比、涂层厚度、固化剂种类以及固化温度对涂层褶皱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配比为3:2时,共混体系中能产生较多的双连续相结构,涂层起皱最明显,褶皱波长最大为1.726 mm;在所设定的工艺条件下,涂层厚度和褶皱波长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固化剂中,反应活性高的脂肪胺固化剂DETA更容易使涂层出现褶皱;涂层固化时产生褶皱需要高于一定的临界温度,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配比为1:1、以DETA为固化剂的情况下,产生褶皱的临界固化温度为80℃.
推荐文章
用液态含环氧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低聚物
改性环氧树脂
增韧
丙烯酸树脂涂层对透明导电薄膜整体性能的影响
透明导电膜
丙烯酸树脂
耐环境性能
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热固化
丙烯酸树脂
环氧树脂
合成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丙烯酸树脂
固体
羟基
悬浮聚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共混物涂层褶皱的影响因素探究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皱纹漆 涂料 涂层褶皱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双组分树脂 固化剂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633.7
字数 3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17.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延敏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6 968 15.0 22.0
2 毛慧文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5 3.0 3.0
3 刘标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2 2.0 3.0
4 李梦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皱纹漆
涂料
涂层褶皱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双组分树脂
固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8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