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土地开发利用与产出视角出发,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综合研究.首先,从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土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污染排放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三维表征模型.其次,引入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KGA)对研究区不同单元的综合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进行了类型划分,发现不同类型单元的综合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特征与其所处的区域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第三,引入空间距离和空间自相关检验,提出了一种综合空间与非空间属性信息的空间聚类方法(SKGA),用于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KGA的分区方案既能保留各研究单元非空间属性的分异性,又能兼顾不同单元间的空间邻接性和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可为差别化的土地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黄淮海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关系研究
黄淮海地区
土地利用转型
隐性形态
粮食生产转型
耦合关系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夏玉米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与区划
黄淮海地区
信息扩散法
层次分析法
灾害风险评估原理
福建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分析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转型
耦合协调关系
福建省
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质量分析
土地利用
规划质量
经验联系
综合评判
金口河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开发利用与产出视角的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综合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 地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遗传算法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类 黄淮海地区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1/dlyj2017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花楼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9 5423 37.0 73.0
5 曲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2 256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3)
共引文献  (2043)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38)
二级引证文献  (181)
195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8(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3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20)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06)
2020(6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遗传算法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类
黄淮海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研究
月刊
1000-0585
11-1848/P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2-11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568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