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评价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主要引进群体间遗传关系、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状况,研究利用12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以埃及土著群体为对照组,分析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9个代表性引进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①群体间四种遗传距离[DA、DC、DSW和(δμ)2]同时表明, USA群体和EGY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A=0.2174, DC=0.4140, DSW=0.8769,(δμ)2=22.6904];DA和DC表明GD群体和XJF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DA=0.5851, DC=0.6789); DSW和(δμ)2表明USA群体与XJF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DSW=4.0907,(δμ)2=138.18]。②EGY群体和GD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小(FST=0.0326, RST=0.0337), XJF群体和LY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大(FST=0.2098, RST=0.2655)。所有成对群体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P<0.05)。③群体间系统树显示, WY群体、GD群体、EGY群体和USA群体被聚为一类, BL群体、LY群体和EW群体被聚为一类, JNM群体和GLD群体被聚为一类, XJF群体位于独立的分支;贝叶斯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划分为2类, XJF、BL、LY、EW群体被归入第一类, WY、GD、EGY、USA、GLD和JNM群体被归入第二类。分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支持了系统树和贝叶斯聚类分析的结果。④根据成对FST值和RST值估算的群体间历史基因流平均值分别为2.4427和2.1983。群体间近期基因流检测结果显示,各群体中发生第一代迁移的个体数在0—7个,占样本数的0—23.3%。总体而言,我国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基因流和近期基因流。研究结果为开展我国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东南亚和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的关系
中国大陆
地震活动
相关分析
中国大陆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结构
投资结构
消费需求结构
失衡
中国大陆构造三分论
大陆构造
板块构造
推土式构造
三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间遗传关系分析
来源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引进群体 遗传关系 遗传分化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Q953
字数 9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41/201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思发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58 725 17.0 22.0
2 王成辉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60 449 12.0 17.0
3 赵金良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64 384 11.0 14.0
4 唐首杰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20 123 6.0 10.0
5 杨洁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7 3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8)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5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尼罗罗非鱼
引进群体
遗传关系
遗传分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生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0-3207
42-1230/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水生所 (武昌东湖南路7号)
82-32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