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制造的STA449F3型超高温同步热分析仪器,对生物质和石油焦的催化协同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对较稳定的石油焦的反应性能具有催化作用,随着生物质配比增加最大反应速率向低温方向移动,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值对比发现生物质和石油焦混合并非简单反应的叠加,而是发生了协同反应.
推荐文章
石油焦烧碳动力学
石油焦
烧碳
燃烧动力学
有效燃尽率
生物质半焦的催化气化动力学特性
生物质
催化气化
石油焦
动力学
修正随机孔模型
造纸黑液对石油焦-CO2气化的催化作用及动力学补偿效应
石油焦
造纸黑液
催化气化
补偿效应
烟煤与生物质秸秆共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烟煤
秸秆
热解协同
共气化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质和石油焦混合反应动力学特征
来源期刊 工业加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石油焦 生物质 催化 协同气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热能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814
字数 17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39.2017.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文会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125 1141 17.0 29.0
3 陈正杰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13 10 2.0 2.0
7 丁卫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油焦
生物质
催化
协同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加热
双月刊
1002-1639
61-1208/TM
大16开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52-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