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临床指标对疾病发展、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10月30日住院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164例,其中康复136例,死亡28例.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临床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患者死亡的效能.结果 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64.5±9.1)岁,高于康复患者的(56.9±10.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9,P<0.01).所有患者均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血清钙水平下降,AST、ALT、乳酸脱氢酶(LDH)、CK、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升高.死亡组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为(5.83±0.98) lg TCID50/mL (TCID50为组织培养半数感染剂量),高于康复组患者(3.96±1.08) lg TCID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P<0.01).结论 年龄、血浆病毒核酸载量、CK、APTT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推荐文章
安徽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并发症
IgM抗体
病毒核酸
预后
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血小板减少
发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疾病特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诊治进展
血小板减少
发热
布尼亚病毒科
诊断
7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肝功能不全
临床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预后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3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芬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 25 279 10.0 16.0
2 张利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 9 66 3.0 8.0
3 童巧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 32 151 8.0 11.0
4 谢许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