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醋酸锌-正丁胺-四氢呋喃/乙醇溶剂热体系中改变正丁胺用量和反应温度,实现了不同纵横比ZnO纳米锥的可控合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提出了ZnO纳米锥的生长机理.以甲基橙(MO)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ZnO纳米锥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商业ZnO粉末相比,纳米锥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纵横比小的ZnO纳米锥具有的高催化活性,因为其结构中活性{001}晶面所占的比例较大.
推荐文章
RGO/ZnO 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还原石墨烯
ZnO
光催化
甲基橙
Co掺杂ZnO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静电纺丝
微/纳米纤维
光催化降解
核壳型PS@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聚苯乙烯微球
沉淀法
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光催化
重复利用
液相合成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探讨
纳米氧化锌
液相直接沉淀法
中位径
形貌
光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纵横比ZnO纳米锥的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来源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材料 ZnO纳米锥 可控合成 形成机理 光催化 活性晶面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9-6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01/1005.3093.2016.6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玲 59 173 7.0 10.0
2 张萍 60 286 8.0 15.0
3 陈燕 30 42 4.0 5.0
4 尚永辉 71 215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材料
ZnO纳米锥
可控合成
形成机理
光催化
活性晶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研究学报
月刊
1005-3093
21-1328/TG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28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