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基于ANSYS-FLUENT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临界融冰电流,并探究环境条件、冰层类型和冰体厚度对其影响;采用k-omega湍流模型中的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模型对覆冰导线周围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高,临界融冰电流越小;环境风速越高,临界融冰电流越大;冰层导热系数越大,临界融冰电流越大;在冰体厚度小于25 mm时,冰体越厚,临界融冰电流越大.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小于10%,故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临界融冰电流值.
推荐文章
输电导线高频激励融冰的临界电流分析
输电导线
高频激励融冰
有限元分析
临界融冰电流
影响因素
覆冰导线融冰计算模型
导线
融冰
覆冰
临界电流
风洞
导线覆冰及其干湿增长临界条件分析
导线覆冰
干增长
湿增长
绝缘
OPGW临界融冰电流及其影响因素
OPGW
临界融冰电流
环境温度
风速
覆冰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覆冰导线临界融冰电流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 融冰 临界电流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输配电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0
页数 分类号 TM7522.5
字数 38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gddl/gddl2017/1705/170518.htm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隆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4 233 8.0 15.0
2 朱永灿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45 224 9.0 14.0
3 王一各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4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电线路
覆冰
融冰
临界电流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电力
月刊
1007-290X
44-1420/TM
大16开
广州市东风东路水均岗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74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