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跨国垃圾”是典型的国际环境非正义行为,围绕这一环境议题在媒介领域中产生了诸多立场迥异的话语.为了形成对该问题的清醒认识并找到切实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环境正义的理论视角,以《人民日报》“跨国垃圾”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围绕该议题的话语演变,试图揭示某种话语在特定时期得以出现的深层动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跨国垃圾”环境议题的话语演变——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
来源期刊 当代传播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人民日报》 跨国垃圾 环境正义 话语分析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21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松楠 7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民日报》
跨国垃圾
环境正义
话语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传播
双月刊
1009-5322
65-1201/G2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1号
58-11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45
总被引数(次)
33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