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调查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应用PCR方法扩增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cr和qep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41株尿液标本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1.5%和29.3%;检测到2株qnrA基因、3株qnrB基因,经测序证实为qnrA1和qnrB2亚型.未检测到qnrC、qnrD、qnrS、aac(6′)-Ib-cr和qepA基因.结论 PMQR基因存在于临床尿液标本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中,主要基因型为qnrA1和qnrB2,介导细菌对喹诺酮类低水平耐药.
推荐文章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喹诺酮
质粒
整合子
qnr
qepA
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16S rRNA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急性腹泻患者奇异变形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研究
腹泻
变形杆菌属
抗药性,多种,细菌
1类整合子
奇异变形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脉冲场凝胶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尿液标本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质粒 喹诺酮类 耐药机制 基因
年,卷(期) 2017,(24)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2-41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7.24.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 31 117 7.0 9.0
2 冯亚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 20 223 7.0 14.0
3 梁彩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 34 135 8.0 9.0
4 符永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 33 144 7.0 10.0
5 孔庆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 16 5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奇异变形杆菌
质粒
喹诺酮类
耐药机制
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